企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如果将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喻成一场大型战役,那么战略的制定就类似于战役开始前的作战计划制定环节。一个正确的策略能够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清晰的方向,合理计划和分配有限资源,协调相关方避免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好的策略只有被正确理解并有效执行后,才能转变为企业真正的价值,否则仅仅是纸上谈兵。所以,在企业数字化升级和转型过程中,除了需要致力于战略制定,更需要仔细研讨战略实施的相关细节,从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


企业数字化实施过程


然而,在实施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阻碍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甚至导致转型失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技术障碍:企业在实施数字化战略时,可能会面临技术上的挑战。这包括现有IT基础设施的陈旧、新技术的集成难题、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以及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等。这些技术障碍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成本超支或实施效果不佳。

2、组织文化和员工抵抗:企业文化可能不支持创新和变革,员工可能对新技术持抵触态度,担心自己的工作被自动化取代,或者不愿意放弃传统的工作方式。这种组织惯性和文化阻力可能导致数字化转型进程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3、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企业在实施数字化战略时,可能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企业可能无法确定优先级,资源分配可能不合理,导致投资回报率低下。

4、客户需求理解不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客户的需求和体验。如果企业不能准确地识别和响应市场的变化,那么即使采用了最新的技术,也可能无法吸引和保留客户。

5、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然而,企业可能缺乏有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无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洞察,从而无法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

6、领导力缺失:成功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如果企业领导层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缺乏推动变革的决心和能力,那么整个转型过程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7、预算限制: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包括购买新技术、培训员工和改变业务流程。如果企业预算有限,可能无法承担这些成本,从而限制了转型的范围和速度。

企业加强数字化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一)他山之石,审慎攻玉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在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在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经验,聘用相应的专业人才,但一定要基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文化来制定战略的实施细则。通常可采用A、B角色分别进行战略制定与实施,其中A角色将扮演战略制定和领导,而B角色则一般担任“上接战略、下接执行”的顾问或战略实施职责。外来经验或人员在实际施行中扮演哪类角色,由战略实施组织依据实际情况灵活施行,但需要注意避免A、B角色间存在较大的利益争端。


数字化持续改进


(二)立足当下,持续改进


数字化转型应基于目前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具体需要。一个好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简单、稳定、高性价比、用户友好,最终为用户或业务带来价值和绩效改进。若能够满足这些条件,即使方案的成本高也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同时,数字化转型最终要服务客户价值和业务绩效改进,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新技术一定会比老技术更高效。


(三)统筹指导,未雨绸缪


考虑到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性、相关性、长久性和复杂性[3]。高层在制定战略时,要担负起统筹全局的责任。由于IT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层面的冗余与架构的可拓展性必须在前期考虑进去。如果战略制定者没有足够经验和知识储备,也可以聘用外部专业咨询公司和供应商来提供解决方案。在数字化战略实施过程中,让一部分团队成为“领头羊”,即“上接战略、下接执行”的桥梁型团队。通过同高层之间的高效沟通,在选择工具和方案时,能够保证企业高层的长远规划被执行。


(四)高层协调,业务主导


数字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主导对象是完全不同的。战略是由企业的高层来制定的,因为需要同企业的定位、愿景、使命相关联。但是,在战略具体实施时,高层则应该集中在资源的协调和发展方向的引导之上。对于具体的实施细则,高层应充分听取业务部门的意见。战略的实施目的一定是要一线业务部门(基层)解决实际业务痛点,并以改进业务绩效(如业务日常工作效率)为核心目标。高层需要基于基层的需求动态微调战略设计,而基层也需要确定目前实施方向符合数字化战略构想。


(五)步调统一,重点突击


在数字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标准化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基层对“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即部分核心业务部门对数字化解决方案定制化、差异化和特殊化的需要。企业可以对各业务部门的数字化需求进行加权平均评分排序。评分高业务部门的需求,在保证数据标准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特殊需求,如开发特殊的中间件以获取特殊数据源中的信息,或者在标准数字工作流中为其设置特殊的功能模块。很多企业管理者往往忽视这些定制小细节的巨大能量,然而这些需要定制工具来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帮助组织在某个重要局部领域获得巨大突破。


(六)注重质量,深挖价值


数据的采集和保存,应当注重数据的质量而非数量。获取高质量数据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建立企业绩效改进目标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分解树或价值流程图。企业管理者要对自身核心业务和工作流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这些业务、流程、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分解树与对应的数据紧密结合起来,即借助流程管理工具、关键价值链分析方法等定量表现出来。依据清晰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够判断出哪些业务环节产生的数据是需要采集和保存以及可以改进绩效的关键数据。例如,业务专家通过业务价值链分解方法而推导出的与改进业务绩效的相关数据,可以视高质量和具备价值的数据。

总之,企业在实施数字化战略时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可能是技术性的、组织性的、战略性的或者是领导力方面的。企业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它们,以确保数字化转型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实现业务的增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