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知识应知应会口袋书


为提高广大党员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今天梳理汇总党建基础知识要点,制作《党建基础知识应知应会口袋书》,供大家学习理解掌握。


第一部分 党的基础知识


1.四个意识:


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两个维护: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4.“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6.“两学一做”: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


7.“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8.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9.党内政治生活“四性”:


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10.“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1.四大考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12.四大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3.四讲四有:


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14.四个合格:


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15.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


16.“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两步走”战略:


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8.党的“三大历史任务”:


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9.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2.共产党人价值观:


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2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5.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6.五个文明: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27.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28.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9.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0.党的群众路线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


31.“四个服从”: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2.基层党建“三基建设”:


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


33.党的“六大建设”:


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34.入党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二部分 党风廉政建设基础知识


1.“四风”: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四个自我”: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3.党的“六大纪律”: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主体:


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领导班子中的正职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


5.“两个责任”:


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各级纪委(纪检组)要承担监督责任。


6.“一岗双责”:


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7.八项规定:


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8.“四种形态”:


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9.对党组织的三种问责方式:


检查、通报、改组。


10.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四种问责方式:


通报、诫勉、组织调整或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11.对党员的五种纪律处分: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12.“三重一大”制度:


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13.党内监督的形式:


党员干部的党内监督包括党组织(含党员所在支部)的监督、党员群众的监督、党员干部相互之间的监督和专职机关的监督。



第三部分 党章基础知识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发展。


7.我们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我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坚持改革开放。


9.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什么?


密切联系群众。


10.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什么?


脱离群众。


11.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是什么?


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


12.民主集中制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13.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什么?


民主集中制。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5.预备党员的权利与正式党员相比有什么区别?


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其它权利同正式党员一样。


1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是如何计算的?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17.党员的党龄是如何计算的?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8.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是自行脱党?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19.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什么?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20.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的领导制度是什么?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21.党的各级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问题的“十六字原则”是什么?


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22.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什么?


党的基层组织。


23.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几年?


两年。


24.党内的最高处分是什么?


开除党籍。



第四部分 支部工作基础知识


1.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2.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3.党支部的成立,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4.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他基层单位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届任期3年。


5.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


6.党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


7.发展党员,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经过党的支部,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8.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


9.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10.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


11.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12.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13.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14.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


15.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 1次党课。


16.党支部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


17.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届满的党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以发函或者电话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


18.党支部应按照规定,向党员和群众通报党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